本篇文章1785字,读完约4分钟
中外法律专家在《中国法治30年》(英文版)新书发布会暨蔡学术思想研讨会上阐述了蔡的法治思想
“蔡”一词不仅是法学家的名字,也是中国宪政发展道路上的价值象征,令人唏嘘,令人奋进。
有人说蔡先生是“面向中国大地的宪法学学者”。他的英年早逝给中国留下了悲痛和未完成的宪政事业。正如他所说,“宪政民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在蔡留下的“遗产”中,有一部名为《中国走向法治的30年》的文集,是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法制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而编撰的。该书由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蔡、主编,收录了11位学者的11篇论文,从理念层面的人治与法治、市场经济的培育与配套法律制度的创新、政府与公民关系的重构、新法律领域的形成、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法的兴起等方面展示了他们的理论风貌和思想精髓。
蔡先生还为这本书提供了一篇文章《社会转型与宪政发展》。文章开篇说,中国走向法治的30年长征是从宪政制度出发的,法制建设的成果都是在宪政改革的基础上取得的。宪法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的法治价值观,不仅为政府提供了合法性基础,而且确立了建设民主法制的目标。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宪法没有起到引领社会变革的作用,但随着社会变革而发展的宪法不断凝聚社会共识,为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
5月14日,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全国人大与议会研究中心与中国政法大学宪法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新书《中国法治30年》(英文版)发布会暨蔡学术思想研讨会上, 与会学者回顾了蔡先生生前对法治建设的充分关注和巨大努力的研究过程,并从各自的角度对蔡先生的法治思想进行了解读和论述。
从手术台上下来没多久,王晨光教授就在5月14日早上很早来到了研讨会。作为《中国法治30年》的编辑之一,他说这本书“其实主要工作是蔡老师主持的”。
对蔡的评价是:蔡既是思想家,又是演员,这在学术界是很少见的。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需要呐喊和呼唤,更需要实践。他是思想和行动完美结合的典范...他有一个非常坚定的信念,并通过行动一步一步地推动它。这种对法治的信念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法学家江平在研讨会上发言说,要把宪法从理论提升到实践,蔡研究的“就业歧视”问题可以把宪法理论研究和宪法实践结合起来。“我一直觉得解释宪法很难。通过诉讼(程序)立法,总结我国立法经验,推进实体立法,应该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推进宪法司法化,确保公民宪法权利的具体落实,仍然是一个值得大力追求的目标。"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于荣根表示,“蔡教授的精神将永存”,希望年轻人继承他的精神,继续推动国家进步。于荣根希望大家考虑存在的四个问题:一、现在宣布社会主义法制基本成型,接下来应该如何完善?第二,程序正义的理念和制度逐步完善,但现在出现了程序正义被拿来作秀,掩盖和取代实体正义的现象,需要警惕。第三,要加强民主权利的制度建设,因为民生建设不能代替民主建设。第四,信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代了司法制度,仍然需要依靠领导意志来解决社会问题。
中国法治30年,有必要考察中国法治发展的阻力和动力。中国法治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主要是政府推动的自上而下的变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全能国家到有限政府,这是执政党推动的。
“现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可能会出现倒退。我们现行立法的目的只是建立一个有序的市场,而不是一个公平竞争的法律秩序。法治的未来发展将非常困难。法治的未来发展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实现从法律工具主义向以人为本的法律的转变。”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说,他从蔡那里学到的是“乐观主义”。他清楚地知道目前研究和解决一些法律问题的难度,他知道自己做不到,这就更令人敬佩了。
张说,一般认为宪政是法治的发展,但宪政必须有法治的基础。近30年来最大的成就是法制的完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未能开启宪政的突破口。由于既得利益的羁绊,体制内改革障碍重重,民间会越来越激进,知识阶层可能分裂。
张认为,我们之所以在一些领域取得法治建设的成就,是因为在这些领域与既得利益者没有直接的冲突。因此,很难在容易与既得利益者直接冲突的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历代改革都有一个现象,改革前期动力很大,后期阻力越来越大。
改革的动力在哪里?张认为,改革需要公民的参与。
“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公民?蔡先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蔡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凡人能为社会进步作出什么贡献。”张最后总结道。
标题:蔡定剑:面向中国大地的学者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7359.html